走进贵港市覃塘区大岭乡金沙村,一片“天空之境”映入眼帘,在阳光照射下,蔚为壮观。这里就是贵港市光荷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建造的水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充分利用贵港市覃塘区大岭乡古平水库,采用“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综合利用模式,既发展经济,又生态环保。
新能源产业作为“十四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高效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贵港覃塘区税务局实施台账式管理,实时掌握新能源产业遇到的各类涉税问题,并为企业量身订制“个性化服务”,持续提升服务精准度,助推新能源产业稳健发展。
据了解,贵港市光荷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水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共分两期建设,2021年,该项目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项目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近400万元,今年预计可获得减免税800多万元。
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公司一期二期项目均顺利建成投运,并已经实现并网发电。
“减下来的‘真金白银’,我们用于支付前期工程款的尾款和日常的运维费用。近日,又到账了130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相当于一笔免息贷款,为我们省下了融资需要的利息费用,极大鼓舞了我们的发展信心。”贵港市光荷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任兴俊欣喜地说。
如果说不断加码的税费优惠政策是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的“定心丸”,那么快速到账的退税“红包”就是新能源企业加速发展的“助推器”。
今年4月开始实行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为确保税款“退得快、退得早、退得稳、退得准”,贵港市覃塘区税务局运用税收大数据梳理出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企业名单,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建立退税分类分级管理台账、前期资金投资量大和季节性资金需求量大的企业优先退台账等,并在受理、审核、退库各环节安排专人实时处理流程数据,力争税款以最快速度退到位,为企业发展加足“税动力”。
针对光伏产业前期投入大、留抵税额多的特点,贵港市覃塘区税务局把该产业留抵退税纳入“三落实一线办”重点工作清单中,组建“留抵退税服务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进一步了解情况的同时做好政策辅导,精准指导办理留抵退税。
贵港市桂之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及光伏太阳能电力生产与销售、服务等业务。由于光伏产业投资周期长、收益慢,一般需要3-5年才能进入收益期,且项目早期经营风险较大。目前该公司一期项目已经正式并网发电,每年预计可产生2000万千瓦时绿色电量,但是收益尚未显现,而前期工程款贷款和利息却导致企业资金流紧张。
“这次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来说真是个利好。政策出台后,税务干部到我们公司调研,给我们详细解答政策,得知我们急需这笔资金,安排专人为我们快速办理退税900多万元。”近日,贵港市桂之源新能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雷济民高兴地向前来走访的税务干部讲述着,并表示:“我们公司现在发展稳定,这得益于纳税服务助力,得益于税惠政策赋能。”
在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服务的助力下,贵港市覃塘区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正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吹响助力“双碳”的绿色号角。(梁永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