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之魂是漓江。近来,国家税务总局阳朔县税务局主动作为,持续释放税收政策红利,助力守护漓江流域绿水青山。
绿色税制守护漓江山水
“十里漓江岸,家家开餐馆。”这句当地人的调侃,是几年前漓江两岸环境污染的真实写照。曾经,在漓江阳朔支流遇龙河段两岸,各类餐馆搭建杂乱,餐饮残渣、废水胡乱排放,给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桂林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治理漓江污染问题,取得良好成效。如今的漓江沿岸,蜿蜒的江水清澈见底,两岸的山峰郁郁葱葱,风景如画。
当地税务部门加大“绿色税制”宣传力度,“一对一”辅导相关企业,精准落实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漓江两岸餐饮酒店主动采取措施减排治污。
广西阳朔山畔度假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位于遇龙河畔,山水交映的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住宿或用餐。公司经理陶韬介绍,通过税务部门的宣传,他了解到企业购置并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可以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我们投入30万元引进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充分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
在绿色税制激励下,阳朔越来越多企业主动做好治污减排工作。田家河水源净化厂法定代表人毛重端说:“最近5年,公司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累计退还增值税234.35万元,有了这笔资金,我们购进了更多环保节能新设备,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
减税降费助力旅游发展
2019年,阳朔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当地民宿经济迅速发展。阳朔县税务局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为民宿行业企业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和民宿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多亏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接连出台并延续实施,帮我们渡过了难关。”阳朔县汉唐馨阁酒店负责人杨先生介绍,得益于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酒店减免了好几万元的税款。“节省下来的‘真金白银’用于民宿装修改建,随着旅游业的复苏,我们现在吸引了更多客人,营业收入也上去了。”
阳朔民宿协会会长、易亩田艺术民宿创始人陈朔勇介绍,协会现有105名会员企业,普遍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和发票邮寄到店等服务。阳朔县税务局还组建了税收服务小分队,上门提供政策辅导,为企业解决各类办税难题。
税企携手推动乡村振兴
一根竹竿、一顶草帽,是阳朔县高田镇凤楼村村民李家荣每天上班的标配。在遇龙河上,他撑着竹筏,载着游客漂流,这份工作为他带来了固定收入。
近年来,阳朔县相关企业在遇龙河和漓江打造“水上扶贫车间”,吸纳了3000多位像李家荣这样的村民就业。阳朔县税务局通过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积极促进产业振兴,帮助农民增收。
“税务部门推行了‘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及‘一企一策’宣传辅导服务机制,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办税成本。”阳朔县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公司经营需要大量的竹筏工人。根据相关政策,企业招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三年内可按每人每年7800元的标准享受定额抵扣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款。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更好地保障了竹筏工人的收入。
(作者:本报记者 张鲲翼 通讯员 刘婧 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