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第一站就来到桂林,对桂林市发展寄予深情厚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桂林的重大使命,也是桂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税务系统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办成了一批大事实事,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百年,高质量推动新时代桂林税收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
随着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相继落地,国家税务总局桂林市税务局坚持“落实政策+精准服务”双重发力,广泛开展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宣传辅导,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出“税务蓝”的积极贡献。
牢记嘱托勇争先 交出亮眼“高分答卷”
去年以来,桂林市税务局牢记领袖嘱托,感恩奋进,交出了“亮眼答卷”:
市税务部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的足迹,依托桂林丰富的红色资源,倾心打造“红色基因融入税务蓝”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品牌,策划推出“七个一”学党史专题活动,实现情景式、体验式学党史,广大党员干部反响热烈,学习成效明显提升;
保障减税降费直达快享,在全国首批试点开发税费优惠政策标签体系,精准执行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有效助企纾困;
力保社保征缴平稳有序,创新税务、人社、医保、银行四部门“联学联建、惠民优服”机制,扎实推进社保扩面征缴人数达17万人,探索推行居民缴费“社保卡一卡通”,扩围社保费“村村通”缴费网点达到4181个,基本实现“家门口、网上办”缴费全覆盖。
减税退税稳落地 文旅行业探新机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古往今来,赞美桂林山水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独一无二的山水资源孕育了桂林这座国际旅游名城。
为助力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进一步擦亮“金字招牌”,桂林市税务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决策部署,通过精准滴灌、靶向服务,用“真金白银”为桂林文旅行业“输血续航”,助力企业闯出“新路子”。
“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我们有信心借助国家更大力度的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尽快走出‘低谷’,提振发展信心。”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财务主管李放说,当地税务部门第一时间通过电子税务局、税企微信群等方式精准推送减免退缓等税费新政策,预计企业2022年第一季度享受减税退税超过55万元。
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是桂林文旅行业的一张“新名片”,坐落于有着“湘桂走廊明珠”之称的全州县。“国家一系列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对促进就业、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桂林全州县大碧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伍琼琼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今年国家又出台了新的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随着各项业务的逐步开展,还会享受更多税费减免。”如今,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正通过县长直播、主播推荐等方式加大推动“线上+线下游”深度融合,并大力兴建梅花鹿公园促进周边游、亲子游。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十三寨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也正努力探索着发展新路,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税务部门主动送来的税费优惠大礼包,缓解了资金压力,让我们更有劲头创新销售模式。”企业负责人秦春珍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原本单一的对外销售模式难以支撑企业正常运转,转型迫在眉睫。龙胜各族自治县税务局了解到情况后,选派专人定向对接企业,上门服务送上税惠“专享套餐”。在税费红利的持续释放下,企业借助龙脊梯田的区域优势,以“+旅游”的方式加强产业联动,积极推动生态旅游与茶产业融合发展。
税费红利直达享 “专精特新”添新力
近年来,桂林市大力实施产业振兴战略,工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桂林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光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今年的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更是成为新看点。桂林光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湘衡表示,政府强调要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继续通过退税减税降费助企纾困,力度只增不减,这让企业感到十分振奋。
围绕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续缓缴部分税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等税费优惠政策,桂林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链条式精细服务,实现精准定位、主动宣传、跟踪辅导、动态监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助力桂林构建工业振兴新格局。
“现在,通过电子税务局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不但节约了办税成本,还避免了疫情风险。”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李洪波为税务部门贴心细致的服务点赞。作为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展示了桂林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领军力量,其公司产品长期服务于“远望”号系列远洋测量船舰载雷达和“嫦娥”工程、“天宫”工程、“神舟”系列飞船地面卫星通信雷达等国家重点工程。“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研发创新能力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更是企业发展的最强驱动力。三年来,我们共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三千多万元,加大研发投入的底气越来越足。”财务副总监张翼说,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同比增长25.03%。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领头羊”。为进一步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桂林市税务局联合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搭建五级人大代表联税助企机制,通过与企业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谋发展聚合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立足“大数据分析应用集成平台”,结合工作需要设置100余项指标,跟踪分析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从海量的数据中更直观地发现“专精特新”企业的涉税需求和风险。
不断加大的退税减税降费力度、税务部门良好的纳税服务坚定了“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的决心。2021年,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相继开展了启动式线性位移测量装置、外接式数显量具显示仪等16个项目的研发,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721万元。2022年,公司计划投入研发费用800万元,大力推进1989高端系列、蓝牙系列等新产品的研发。
服务体验再升级 惠企利民有新意
税费红利落地,春风如约而至。桂林市税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对内聚集税收征管、信息化、风险管理、税收宣传、纳税服务的综合力量,以打造“青税学堂”“王牌讲师团”等方式全面提升纳税服务干部队伍素质;对外以“税费服务体验师”“纳税人之家”等多元载体使纳税服务更加可见、可触、可感。
“税务干部‘一对一’辅导我们通过电子税务局完成税费缓缴,一键即享、申报即享,享受优惠的同时也减轻了办税负担。”桂林灌阳翔云铁合金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建宁表示,有了这笔资金做缓冲,他们更有能力进行技术研发、设备更新,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续缓缴部分税费等,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市场主体受益最多的政策。桂林市税务系统以第31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全面启动为契机,广泛开展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宣传辅导,通过组织“税费服务体验师”开展留抵退税定向体验等举措,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在象山区,税务部门组织12366专业客服团队做好服务,为辖区内重点企业开通“税企绿色通道”微信群;在叠彩区,税务部门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确保对口联络100%覆盖;在七星区,税务部门迅速建立退税减税政策落实机制,加强工作协同、信息共享,优化退税流程,缩短退税时间;在荔浦市,税务部门对未主动选择缓缴的纳税人精准回访,帮助企业解除顾虑;在资源县,税务部门成立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工作小组专家团队,“一企一策”为企业制定专属“税惠套餐”……
“今年,约1.5万亿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我们也能享有一份。”广西最大的天然气发电企业,华能桂林燃气分布式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人员吕江陵高兴地介绍,桂林市临桂区税务局组织专人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大礼包”,帮助企业应享尽享。
确保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好、落实细,税务部门一直在路上。桂林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一以贯之落实好国家决策部署,持续深化精细服务,完善诉求快速反应和宣传辅导机制,确保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市场主体,为推动桂林工业振兴、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更多更大的税务力量。(秦佩佩 杨舒婷 唐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