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江南乡上和村是一个典型的“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石山区,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在过去比较低。在国家税务总局河池市税务局的大力帮扶下,上和村因地制宜,乘势而上,通过发展各种种养业等举措,让乡村旧貌换了新颜,村里贫困户也已如期顺利地脱贫“摘帽”。日前,笔者走访上和村了解到,今年以来,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该村接续奋斗新起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致富的道路上笃定前行,越走越宽阔。


“摘帽”不“摘”帮扶 


“感谢韦胜书记的捐助,暂时缓解了我家的生活压力。”上和村村民蓝师一家脱贫“摘帽”后,眼看日子慢慢好起来,但突遭变故,生活困难。河池市税务局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韦胜及时慷慨解囊,让他感激不已。

“我们常态化跟踪监测、关注脱贫不稳定户,一旦发现返贫风险,及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落实帮扶政策。”大化负责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的干部介绍,目前,上和村累计识别监测对象24户93人,已解除风险累计15户65人。

此外,村里的脱贫户该继续享受的政策一点也没少。该村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并对现有帮扶政策进行分类优化调整,确保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同时,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上学、上班、看病,全在家门口。”说起搬迁后的生活,上和村易地扶贫搬迁户蓝秀琼非常满意。她家现已搬到大化县城里的安置小区,这里的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当地政府还在安置点打造就业创业基地,开拓多业态就业渠道,让部分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据悉,截至2021年10月,上和村完成各类“雨露计划”补助48人,补助资金10万元;脱贫人口参加医疗保险1405人,参保率100%,已脱贫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90%;民办实事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5个,总投入资金119.08万元,已完工率为100%。上和村还计划再投入资金150万元,用于为民办事项目建设。


发展特色产业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推动乡村振兴,要适时发展新产业、开拓新渠道。同时要结合发展实际,以更精准的政策、更广阔的平台,吸纳更多群众参与,帮助他们找准发展定位,于新产业中培养致富能力,激活内生动力。如何拓宽农村新产业?上和村驻村干部在积极“赶考”。

2017年8月,自上和村第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驻村干部就发动邻里邻里乡亲共同行动,把山羊养殖向周边贫困户辐射推广。经过4年多的努力,上和村山羊数量由当初的100多只发展到900多只,产值近100万元,186户贫困户实现分红收益良性循环。此外,上和村还积极发展核桃鸡等特色产业。

近年来,大化依托脱贫农副产品电商平台的优势,探索创新“电商+企业+基地+农户”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资源共享、覆盖广泛的县、乡、村三级销售渠道。山羊、核桃鸡…… 上和村的这些地方“名优特”农产品,也搭乘大化电商快车,畅销各地市场。

今年前三季度,上和村农产品销售额达30万元,约占大化扶贫产品销售总量的35%。上和村特色产业通过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等产销模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改善人居环境 筑牢乡村“精神家园”

近年来,大化大力开展乡村风貌提升行动,让美丽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十三五”期间,大化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在上和村建设了1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直接惠及群众2500余人。如今,上和村大戏台、农家书屋、篮球场、宣传园地等一个个惠民设施完工交付,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韦胜介绍,今年年初以来,上和村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相关工作部署,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线,重点开展乡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驻村干部统筹推进乡村整治工作,组织基层党员代表按照网格化安排,定期开展乡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政策宣讲,对整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质量和成效。该项行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代表“连心桥”“直通车”作用,切实增强当地群众对“三清三拆”美化家园工作的认同感。通过环境整治,上和村的乡村风貌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注重党建引领 劳务输出推动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河池市税务局以今年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驻村干部,构建“强党建+壮产业+抓技能”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上和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赋能增效。局机关党委班子也鼓励驻村干部在新的起点上接续奋斗,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

由于上和村资源匮乏,人均土地面积较少,产业规模效益带动力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迫切需求。为解决这一发展痛点,驻村干部团结村“两委”干部,积极开展勤劳致富宣传引导教育,鼓励脱贫户青壮年劳动力参加村、乡、县劳动技能培训,并为外出务工者积极落实相关奖补措施。近一年来,上和村委在党群服务中心站已开展各类培训达50余次,2021年全村外出务工人数同比增长20%,增至660人。

“外出务工具备‘短、平、快’的特点,我们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让村中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尤其是年轻人能获得一技之长,且终生受用。”驻村书记韦胜表示,上和村通过多措并举,引导脱贫户由简单劳动致富向智力、能力致富转化,不断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程度,开创出当地产业发展与劳务增收“双轮驱动”,迈向更加美好新生活。


作者:石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