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处处皆景。在钦州市浦北县万亩大红柑核心示范区,数百颗移植的三十年至七十年树龄的大红柑正茁壮生长。

浦北县大红柑树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县大红柑种植面积已达到12.57万亩,鲜果总产量超11万吨。果实生长初期的“胎桔”,可用于泡茶,中期的“青柑”可制作小青柑茶,成熟后的“红柑”则主要用于制作陈皮,多样化用途使大红柑树成了当地的“摇钱树”。

近年来,浦北县着力打造百亿陈皮产业,规划建设了陈皮产业园,目前全县陈皮及延伸产业链加工企业达100多家,直接从事大红柑种植和加工的群众2万多户。广西浦北县柑浦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蔡经理介绍道:“我们公司现有‘陈皮金库’三万五千三百平方米,陈皮储存量可达三千六百吨以上,每年可加工制作陈皮、小青柑五千吨以上。”

“每颗小青柑的果实大小、果皮厚薄都不同,需要手工填充茶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企业需要大量人手,这也让我们能够在家门口工作,收入还不少咧!” 一名在车间工作的当地村民高兴地说道。车间内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晒场上一排排整齐的晒架、展厅里一包包精美的产品,散发着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新行业标准建设、企业融资贷款、产品市场开拓等现实问题摆在眼前。为服务产业健康发展,浦北县税务部门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收集企业涉税需求,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上门开展政策辅导、化解涉税风险,同时推进“银税互动”各项举措,为企业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

广西浦北县柑浦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龙美成说:“我们总能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已享受了‘六税两费’优惠政策、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减免33万多元。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和税务部门的用心服务,是对我们产业发展的最好支持。”

下一步,浦北县税务部门将着力打造“枫桥式”服务,将税收联络站建到陈皮产业园区,力争疑问不出园区、问题就地解决,助力“小陈皮”发展成百亿“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