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风的轻拂,以花为媒的“赏花经济”正成为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南宁市税务部门以精准的税惠政策和贴心的纳税服务,为花卉种植、文旅融合及品牌增值注入强劲动力,共同绘制出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经济发展新图景。

“引活水”培育农旅“新苗”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近日,走进位于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的南国紫薇园,微风拂过一株巨伞般的双色三角梅,玫红色、白色以及两色相间的花朵扬起一阵花雨,引得游客驻足欣赏。

据了解,广西栖利贸易有限公司南国紫薇种植园占地200多亩,是目前广西最大的紫薇盆景种植基地之一。为添力“赏花经济”发展,南宁市兴宁区税务局针对“十里花卉长廊”涉农企业密集的特点,梳理惠农减免增值税等税惠政策清单,通过征纳互动平台“政策速递”、税企微信群“精准推送”等方式,帮助经营主体解决发票开具、申报等涉税问题,以政策“活水”滋养产业根基。

“去年我们自产自销紫薇花、三角梅等苗木近300万元,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我们享受到了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税收优惠。”该种植园的财务负责人温女士表示。

同样享受政策“活水”浇灌的还有广西农垦明阳有限公司的乡谣里露营地,每逢三月,该公司种植的百亩樱花园便会以满山浪漫的姿态向游客发出春日的邀约。“2024年,公司享受各项税收优惠减免约440万元,我们通过科学栽培,巧妙搭配早樱、晚樱品种,为游客延长了花期体验,并结合野餐营地的开发,打造出了‘农旅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该公司财务人员介绍道。

“全周期”赋能文旅“升级”

每年的二月到三月,南宁花花大世界景区的黄花风铃木不见绿叶,唯有明黄色花球如阳光凝固枝头,远看似金色瀑布,沿江两岸金色长廊美如油画。

当花卉景观凭借自身的高观赏性成为文旅流量的入口,传统的观光模式也逐步向沉浸式体验转型。“我们还有洋紫荆、桃花林、木棉花等花卉,周末不少人来赏花和露营,白天有竹排表演和非遗漆扇制作,晚上有电音派对和篝火狂欢。”广西某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先生介绍道。据统计,花花大世界每周末游客接待量上千人次。

为激发“花”样经济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南宁市武鸣区税务局聚焦文旅产业发展需求,组建“税惠助农”服务团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特色涉税服务,帮助企业节约办税成本,为“花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动力”。

“税务部门为我们量身定制涉税服务,不仅有‘绿色通道’快速为景区办理发票领用等业务,还会定期开展政策辅导。”唐先生说,“近三年来,我们享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优惠共25万元。我们将着手基础设施升级,引进先进设备,组建研发团队,持续开展特色活动,以花为‘媒’,进一步激活‘赏花经济’。”

“送春风”服务多元业态

在上林县大庙江景区,380余亩桃花林与峡谷、漂流等自然景观及体验项目交相映衬,凭借这份独特魅力,该景区被列入2025年“绿城无处不飞花”南宁迎春赏花季活动的“拾趣田园·繁花映春”主题赏花路线。

大庙江景区“粉色花海+生态山水”的独特景观带中,不乏体验沉浸式耕读文化、亲子研学教育、户外拓展的游客,周边竹篱餐厅的炊烟‌斜斜漫过漂流码头,铜勺碰击铁锅的清响与漂流归来的谈笑声撞个满怀。文旅融合的热潮尚未褪去,“花卉+多业态”融合已悄然成为“赏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最近来住宿的游客变多了,正好税企互动平台上给我推送了发票开具的操作指引,现在节假日开票高峰也不担心了。”某民宿的老板信心满满地说。面对“赏花旺季”开票需求增长和电子发票操作不熟等实际困难‌,南宁市上林县税务局结合“云端帮办”和线下辅导为景区商户增设个性化服务“快车道”。

从“一季花”到“四季春”“赏花+”模式正串联起南宁文旅新图景。南宁市税务部门将会继续深耕细作,聚焦文旅产业需求,深化税惠政策落实,优化纳税服务,让浪漫的“赏花经济”拔节生长,在“绿城”激荡出永不落幕的产业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