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新锰矿分公司的包装车间,患有眼疾的女工农美秀如往常一样,正在认真地打扫车间。据了解,农美秀今年50岁,残疾等级为二级。25年前,中信大锰大新分公司通过工会了解到农美秀的情况后,为她提供了这份工作。农美秀告诉记者:“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自从有了这份工作,我也可以为家里出一份力。”

中信大锰大新分公司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的龙头企业。目前,该公司有在职职工2828人,其中残疾职工12人。该公司财务总监黄小兵说:“按相关规定,我们公司今年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84.8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税务干部得知锰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我们公司面临较大生产经营压力,及时为我们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仅受益于安置残疾人就业相关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我们公司就减税61万元。税务部门的助力提振了我们助残脱贫的信心,随着公司生产经营向好,我们计划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

入冬后,扶绥县昌平乡坚果产业园区内迎来丰收季。“今年挂果面积有23亩,坚果品质和数量都比往年好,按收购价14元一公斤计算,赚个8万块钱不是问题。”昌平乡四和村村民李昌海采摘完自家坚果后,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扶绥县瑞笔坚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瑞笔介绍,公司积极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发起的“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每年扶持100户残疾人家庭发展坚果种植,免费为其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服务,并招聘22名残疾人劳动力在坚果加工生产基地工作。李昌海和妻子黄爱萍均是这一项目的受益人。

“我们夫妻俩腿脚都有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还要抚养孩子,生活非常困难。自从加入‘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后,我们家搞起坚果种植,收入比以前高多了。”黄爱萍高兴地说。

“接连不断的税费优惠政策扶持是我们公司下定决心参与残疾人扶贫项目的重要动力。”李瑞笔介绍说,今年,仅享受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这一项,公司预计可以减税100万元,加上享受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公司今年预计将减免税费130万元。“我们公司打算将这笔钱用于改良坚果种植技术,这样可以将收购价格再提高一些,力所能及地帮助残疾人生活得更好。”李瑞笔补充道。目前,该公司已带动中东、昌平两个乡镇的407户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今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增加2万元以上。